“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突出环境的重要性,强调要择善而从,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熏陶中,才能逐渐形成美德,那在高校中,校园环境的优良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后勤保障部深知育人环境的重要性,在校园绿化建设中,时刻将校园环境规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营造,给学生创造一个庄重的“磁场”,于无形中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举办菊花展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后勤保障部定期举办盆栽展览活动,10月8日,环境服务中心在主校区逸夫楼东侧绿地举办菊花展,展出各类菊花共计1500余盆,供广大师生观赏。10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在这百花纷纷枯萎的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引得过往的师生纷纷驻足欣赏和摄影留念。
新建牡丹园
10月25日,环境服务中心赶在连续的阴雨天前夕,加班加点在主校区建工楼西侧牡丹园种植了15个品种900余棵牡丹,历时3个月的牡丹园建设基本完成,蜿蜒曲折的园路、道旁青绿色的麦冬、灰白色的石板台阶、点缀花圃的黄色湖石、青灰的方连亭、充满艺术感的色彩搭配,无不倾注着园艺师的精心设计和绿化职工的辛勤付出。牡丹园建设前期,后勤保障部专门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牡丹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副校长樊小东、后勤保障部领导张建安、保永春、徐建多次现场考察、调研,为牡丹园的植被布置、球类植物的搭配、牡丹的种植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关键性的指导意见。随着牡丹园的建成,我校师生又多了一处踏青赏花、休闲小憩的绝佳选择和舞文弄墨的灵感源泉。
开辟“鲁迅路”
近日,校园各大论坛、社团公众号和学生微博都热传着一张关于学校某条“小花道”的照片,不管什么角度,都美得清新、醉人。其实这条疯传的无名花道就是师生嘴里的“鲁迅路”,这条路的形成还颇有渊源。“鲁迅路”是连接学校东区食堂和西区教学楼的“交通要塞”,如果没有它,学生从食堂到教室要走上双倍的时间,这条在大草坪中间的道路是后勤保障部根据学生走出来的印迹修建而成,真是应了那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也是后勤保障部切实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供学生需要的服务。今年7月,环境服务中心从学校整体环境美观性和师生观赏性地角度出发,由副校长樊小东、保障部副主任徐建亲自赴宿迁采购波斯菊(又名格桑花),在“鲁迅路”两侧种植,开学后,波斯菊的怒放不仅扭转了由于来往学生众多经常踩坏道边草地的局面,还成了校园的一大风景线,引得师生驻足观赏。更有学生在微博中提到,“每次学习劳累时,去‘鲁迅路’走走,欣赏一路鲜花,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学习的斗志又会燃烧。”每每看到这些,就觉得后勤职工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
优化育人环境犹如一个浩大而又具体的工程,从绘制蓝图到安放基石,从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到摩天大楼,都需要倾注无数职工的心血与汗水。近年来,后勤保障部在校党政的指导和支持下,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每年有计划地种植各类树木、鲜花,修建文峰园、郁金香园、樱花园、牡丹园、师生园……努力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孕育优秀的人才尽心竭力。(张 瑶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