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校区首个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投入试运营

作者:后勤保障部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301

近年来,全国各地因个人不恰当充电等原因造成的电瓶车火灾事故频发。为了深刻吸取电瓶车火灾事故教训,破解电瓶车充电安全隐患难题,全力做好门面房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后勤保障部经营服务中心自去年下半年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经营户”的原则,在北一门东侧门面房前试点电瓶车智能充电桩建设。

目前,南通大学首个电瓶车智能充电桩在主校区北一门东侧门面房前“安家落户”,并正式投入使用。

3月29日,后勤保障部对北一门的智能充电桩进行了验收考查,后勤保障部领导一致认为,经营服务中心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实际工作中,将安全、便民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全校电瓶车智能充电桩的推广和运用带了一个好头。

“这样挺好的,我们平时用电瓶车送外卖,使用比较频繁,最怕的就是开远了没电,经营中心这个便民举措非常实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经营户,也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全。”一位正在给自己电瓶车充电的业主向后勤保障部领导赞叹道。

以往,只要路过北一门的门面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门面房门口一排乱停乱放的电瓶车。有的在店前充电,有的在道路边上充电。充电线不够时,就用接线板来凑,到处私拉乱接。这种现象不仅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校园环境。

为此,经营服务中心根据门面房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的要求,重新划分电瓶车停放区域,并设置了电瓶车智能充电桩。这样不但有效规范了门面房经营户停车秩序,美化了校园环境,同时还解决了电瓶车充电难、安全隐患突出的难题。

在施工过程中,经营服务中心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要求充电桩供应商定制防水加宽加大的面板,更好地起到防雨作用,确保用电安全。

为了使充电桩顺利安装及正常使用,经营服务中心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还联合校保卫部门,将停放在北一门东侧门面房前道路上的无牌、无证且严重老化、无法行驶的自行车及电瓶车进行了全面清理。

据了解,智能充电桩既可投币,也可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使用时只要投币或微信扫码,再将电瓶车电线插在插座上,充电桩便会自动检测插入的电压并同步插座就顺利通电。投币1元钱可充1小时,不满1小时,按1小时收费。但使用微信扫码,即可实现按充电时间收费,时间精确到1分钟。

此外,充电桩一旦超过限制功率或者检测到电瓶车电量已满便会自动断电,平时插座是无电的,这样充电安全就得到了保障。自从安装了电瓶车智能充电桩以后,一方面,北门门面房使用电瓶车的经营户和部分师生得到了便利,充电更为安全;另一方面将北一门东侧门面房作为电瓶车智能充电桩试点,为校区各学生宿舍区、人员密集场所提供范例,从而将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推广出去。

下一步,经营服务中心将联合相关部门,把主校区北一门东侧门面房前安装电瓶车智能充电桩试点的经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并进一步加快推进电瓶车规范管理,探索符合本校的电瓶车“智慧用电”的新趋势,同时强化电气火灾防范的监督检查及宣传教育工作,确保为校园内师生营造安定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吴易桐/文 陆轶/摄影)

院长信箱:tangyf@ntu.edu.cn
书记信箱:ntsyzjn@ntu.edu.cn(学生工作)
版权所有:Nantong University 备案号:苏ICP备05007127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