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
清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楼宇服务中心坚持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载体,构筑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廉洁文化传播“新矩阵”,厚植廉洁文化底蕴,精心搭配廉洁文化活动,努力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工作氛围,推动清廉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廉风”常吹,涵养清廉基因。教育在前,预防在先。中心组织骨干员工开展廉政勤政教育,如“思廉日”、“算好廉政帐”主题教育等,做好工作台账,名目清晰,有据可依;对员工开展师德师风普识教育,身处高校,凡事应严以律己;员工自发组织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围猎陷阱》等警示教育片,以文说廉强思想;到红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研读党史中的勤廉故事,传承血脉树清廉;组织骨干员工学习《廉政警言100句》《据典话廉》等,以文化润廉心;开展“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钟常鸣强自律。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力争将廉洁文化建设推向更高更广阔的平台,真正将清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清风”徐来,营造倡廉氛围。廉政展板、廉政剪纸、衍纸画……图书馆内一幅幅独具特色的廉政作品映入眼帘,艺术的感染力让清廉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古鉴今,廉守初心。坚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突破口,采取线上和线下两手抓的方式,推动廉洁教育实现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通过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学习宪法、政务处分法、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在中心的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制度,中心“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并形成了以“传达学习”+“工作部署”+“反馈情况”+“实际成效”四要素为主体的检查机制。狠抓落实,自觉把思路谋实、把工作做细,成立中心督查,实现工作具体化、可检验、落到底。打造中心的“清风莲韵”,加强中心作风建设,树立廉洁履职的良好形象。
倡廉于有形,润心于无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的不染、不妖、不可亵玩的特征,正是周敦颐守廉修身思想的真情流露……”楼宇服务中心主任吕卫国在廉政建设例会上,以《爱莲说》为引,宣讲廉洁文化,感悟“莲”的廉洁品格。楼宇服务中心持续探索符合中心特色的清廉文化建设新路径,将清廉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的招投标工作中,坚持廉洁自律,认真学习招投标及物资采购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严守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最大程度维护学校整体利益。念好廉政经,算好中心账,形成中心廉洁文化体系,生动传递勤廉教育。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廉洁文化是一缕温柔的风,把阳光和温暖带进我们的精神世界。言廉为虚,行廉为实,身廉为标,心廉为本。将廉洁文化根植于内心,落实于行动,努力使清风正气不断充盈,推动崇德尚廉蔚然成风。中心将以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宣贯廉洁理念,为工作加油鼓劲,为安全警钟长鸣,为管理传经造势,为员工解疑释惑,以实际行动在奋进新征程中汇聚起楼宇服务中心的“廉心廉力”。
(赵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