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临毕业季,啬园校区第二食堂二楼窗口阿姨黄霞,收到了一名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定制的礼物——一只茶杯和一支护手霜,以此回报黄霞长久以来对他关心与爱护。
黄霞与这名毕业生非亲非故,她至今也不知道这名学生的名字,但他们的交情就在一饭一汤之中积淀。平日里,在窗口时黄霞会给学生多一份微笑,多一句问候与关心,饭菜上多浇一点汤汁……这些对黄霞来说是都发自内心的,谈不上什么壮举,但传递给学生的热情与心意却难能可贵。学生看在眼里,吃在嘴里,暖在心里。黄霞说:“我不图别人的感激,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我只是把学生们当作自己了的孩子。我看见学生们吃得香,我就打心底里高兴。”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彰显了学校食堂“送温暖”的温度;学生给食堂阿姨送小礼物,把阿姨当成自己的亲人,是学校食堂践行“服务育人”宗旨的一个生动反馈。
学校食堂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还是大学校园服务育人的第二课堂。近年来,饮食服务中心通过围绕“真情微笑,真心服务”这个主题,开展了“微笑服务活动”活动,营造了服务育人的氛围和文化。通过活动,不仅食堂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品质,还增强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体验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同时还充分展现了学校后勤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
“生活即教育”,后勤人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他们用一片赤诚的心和周到的服务,用大爱和大德去影响和教育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爱心会传承,相信被温柔以待的同学们毕业后,也会回报给社会一份温暖。
(吴易桐/文 冯妍/图)